张孔来 |
发布于:2008-12-6 22:31:40 已有2227人阅读 |
|
张孔来,男,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34年10月6日生于上海。自1989年迄今一直从事艾滋病的社会行为学研究和防制工作,现任艾滋病工作网络委员会主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国家控制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继而入四川医学院卫生系就读苏联学制的“副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先生。曾先后在西安医学院、北京医学院任教。期间(1979-1981年)获WHO奖学金,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做访问学者。 1983年调到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任教,1986~1996年任教研室主任。为国际流行病学会会员并曾是美国密执安州"Henry Ford"及新泽西州等医院访问教授。1988年、1991年曾两度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研究专题的临时顾问,1992~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全球AIDS控制规划(GPA)“干预发展及支持”(IDS)技术工作组成员。1991和1993年两任UNAIDS驻中国办事处“艾滋病控制规划”专题临时顾问。2003、2004年任全球基金国际评审委员会委员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评审筹划组”成员。曾参与国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并主持艾滋病防治研究项目数十项。曾荣获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奖及‘小西’奖(日本提供)、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在包括BMJ(英国医学杂志)在内的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文章;此外,主编《艾滋病》一书、并参与编写多部艾滋病丛书和专著,并负责编译了《弥合裂痕》等几部国外专著。 近两年执行的项目列表: 1.2004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青海、宁夏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省HIV/AIDS健康教育项目”及“湖南省男性同性恋人群干预及干预效果研究”(已完成); 2.2004年全球基金中国第三轮非政府项目“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歧视的现状及消除策略的干预实施”及“综合方法减少不同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歧视”(已完成); 3.世界艾滋病基金(WAF)资助项目“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及“艾滋病流行严重省份师范院校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项目” (已完成); 4.美国中华医学会基金(CMB),西藏、新疆、四川和云南少数民族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从医务人员到中学教师的扩大培训计划(在研); 5.卫生部项目,维吾尔族、傣族、彝族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研究(在研); 6.2005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减少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歧视的干预性研究(在研); 7.2005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甘肃省兰州市男男性接触者行为干预研究(在研); 8.2005年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以社区为基础的男男性行为者行为干预及干预效果研究(在研)。
|
本文共 1 页
|
|
|